OME班卓琴的故事(三)

发布日期:2019-09-28
文:班卓中文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www.banjochina.com
彼时彼刻,你做何感想?
 
CO:那天早上,我看着一片废墟,风还在猛刮,人都得慢慢挪步子走路以免被吹倒。别人给了我一瓶威士忌,我喝了一大口,然后就开始捡成百上千张文件图纸。订单、咨询单、账单,树丛、篱笆这些地方里全是。这时电话响了,我爬过一大片屋顶顶棚,找到我的翻盖桌,接电话说:“你好,我们今天不营业,您能下礼拜再打过来吗?”
 
你得开始做必做之事。清理现场,搬家到一个新地址。很幸运,我有一些很棒的朋友给我帮忙。接下来两天里,我们租了间库房,把家什都搬了过去,没出一个月就恢复了生产。老厂房的建筑材料被回收重新利用起来。有了大家帮衬,走索赔,找新的建筑商,几个月后我们店就重新开张了。这一次,比以前还稍微大些,屋顶是加固的,墙也是钢筋水泥浇筑的。

你后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制造木圈班卓琴的呢?
 
CO:大约一年之后,有个年轻人从俄亥俄州搭车过来,问能不能在ODE上班。他带了一把他做的德西玛琴,做得还不是太糟。他对我们当时做的事非常有热情,然后我就说:“哦,那让我们来试试吧。”他叫Kix,或者Creston Stewart。也就是如今Stewart-MacDonald吉他供给站(译注:一个专营乐器制造用零部件的著名网站)的老板。
 

青年时代的Kix

 


我有个朋友有一把ODE,长颈琴,木圈琴体,音圈是单独的金属的。那Kix是不是ODE制作木圈班卓的一个助力?
 
CO:Kix来的影响很多。事实上,Kix和我一起,灵感源源不断。我们俩相互启发,把旧式设计和技艺的边界向前推进。
 
我们俩都想要制作世界顶级的班卓琴。我俩一起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造木制琴圈的型号。开背风格的琴有铜质的边环,蓝草风格琴则有一体式铸铜的共鸣环。我还设计了新的镶嵌图案,一个ODE风格的D型图案。

这算是试验性质的吗?
 
CO:我们做了很多实验,尤其对于音圈这个结构。终于,我们确定了一个铃铜平顶式的设计,用在了所有的新款班卓琴上。它们成为了ODE乐器的全新产品线,最终演化为Baldwin ODE品牌班卓琴。有B型、C型和Baldwin ODE的D型。它们曾经是,现在也是绝佳的乐器。
 
这些工作花费了一年半的时间。当时是1965年,我们那时候真是精力充沛啊!回想起来,当年要搞成事情确实比如今要简单些。ODE那会儿雇了12个人,尽管当年很疯狂混乱,但是乐趣无穷。

1966年,你把公司卖给了Baldwin。为什么呢?
 
CO:哦,制造班卓琴这整个事,其实有点让我惊讶。我从来没想过要把它发展成一个生意。我之所以去做,你知道,年轻时你把握住了机会,不过真没预料到会做到什么程度。不管我做ODE班卓琴做得多快,琴都能卖掉。公司好像是自己有了生命力,这时你就得收拾行囊离开了。后来Kix也走了。他想念家人和朋友,就回了俄亥俄。当时我也经历了一些生活上的大变化。
 
我碰巧参加了1965年的新港民歌音乐节(Newport Folk Festival),当时Bob Dylan历史性地从原声吉他改弹了电吉他。我感觉到民歌运动要快收尾了,这促使我做了最后的决定。
 

(待续)

 

本文原载于《Banjo Newsletter》杂志

作者:Wayne Shrubsall

编译:达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