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ke Seeger谈调弦法

文:班卓中文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www.banjochina.com
 
班卓原本是一种没有品记,融合节奏、旋律和持续音的弦乐器。有关调弦方法的文献记载非常稀缺——特别是黑人班卓乐手的定弦,但我相信,早期的调弦法种类相对较少,在三弦或四弦班卓上尤是如此。据我所知,大半的调弦法种类,或者说传统班卓调弦法,都是在黑人和白人共同热衷于弹奏班卓的时代——即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发展出来的。为了适应演奏英裔美国人的歌曲,或意裔无伴奏歌曲,抑或是提琴曲、德西玛琴曲,班卓上的各种调弦法应运而生。随后,新的歌曲和提琴曲又受到班卓灵感启发而出现。在美国山区,音乐上的个人风格尤为突出,班卓独奏乐手喜欢增强延音感、有时甚至不太和谐的持续音设定方式,以及非常规的乐句演奏方法。
 
在Old-Time音乐中,很少用到变调夹。班卓琴手们通常都是直接把琴调到自己能跟唱的曲调上,调弦的目的是为了形成歌曲和声。毫无疑问,不少调弦法就是由此诞生的。
 
总而言之,我相信大多数班卓调弦法都是由美国山区发明出来的。从1850年代至1930年代,班卓琴演奏者们一方面想要保持老式传统,另一方面希望形成自己的风格。通过独有的持续音、指法和和声效果,每一种调弦法都传达出特殊的声音与情感,独一无二,难以模仿。
 
——摘自Mike Seeger
《Southern Banjo Sounds》唱片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