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草班卓琴小史(下)

发布日期:2019-07-17
文:班卓中文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www.banjochina.com
 
谁能想到,笔锋一转,本篇文章的下半部分基本为Deering产品推介......
 
 
不同之处
 
Deering的Golden Era班卓琴是传统蓝草音乐的“标准乐器”,之所谓“标准”,有几点原因:
 
  • 1又3/16英寸宽的弦枕
  • 琴颈在接近琴体的部分会变厚一些
  • 传统的一片式共鸣环(Flange),形状和重量与1930年代的班卓琴一致
  • 更深的共鸣盖,琴体空间中的空气量更多,制造出空灵且暗淡的音色
  • 传统的20孔铃铜音圈。Golden系列班卓琴上使用的是-60-音圈
 
Golden Era
 
相对而言,“现代”的Deering班卓琴型号诸如Sierra、Deluxe、Maple Blossom、Calico、GDL等等,则具备以下特点:
 
  • 一又1/4英寸宽的弦枕
  • 琴颈头部至根部的厚度保持一致
  • 共鸣环更重一些,进而有助于分离琴体和音圈结构,增强延音,并且简化了共鸣盖在共鸣环上的装配
  • 较浅的共鸣盖,产生更快更直接的反射
  • 传统的20孔铃铜音圈
 
Calico
 
与Calico的明亮相比,Golden Era的声音更暗一点;Calico有更强的低频,而Golden Era听上去则更空灵一些。Golden Era琴颈较窄,更加传统,且厚度有变化;Calico琴颈则在7品以上厚度趋同。

蓝草之心
 
当今传统班卓演奏者中最受赞誉的一位是Terry Baucom,因为他超凡的蓝草风格而得到“动力公爵”之绰号。Terry在设计他的签名款班卓琴时有着非常具体的想法。他的拨弦风格在蓝草乐界口碑甚高,其技艺被很多人推崇为蓝草音乐的新标准。为他定制班卓琴就要分析他的演奏,然后创造他的蓝草音色。
 
他的签名班卓琴,与如今市面的的任何班卓琴相比,都成功结合了传统与现代的优点:
 
  • 1又1/4英寸宽的弦枕,琴颈厚度保持一致
  • 更重的共鸣环,与Calico、GDL相同
  • 更深的共鸣盖,琴体空间中的空气量更多,制造出空灵且暗淡的音色
  • 传统的20孔音圈,比标准的-60-音圈更轻,增加了低频响应
  • 由直纹胡桃木制作琴颈和共鸣盖
  • 琴桥位置弦距加宽,弦枕则保持1又1/4英寸宽度
 
Terry Baucom签名款
 
Terry Baucom型号的音色被很多乐手评价为“最佳蓝草班卓”。它的设计和选材捕捉到了很多人心中的蓝草音乐之核心。由此,这款基于Terry传统蓝草风格的“理想化”班卓,正是众多传统班卓琴手公认的超级蓝草班卓琴。

定义蓝草班卓琴
 
很多伟大的班卓琴手演奏着蓝草、流行、爵士、凯尔特音乐,还发展着全新风格,同时,也有众多“蓝草迷”执着于Earl Scruggs、Eddie Adcock、Don Reno传统的声音,追求着他们的传统个性。
 
Golden Era有着经典之声,手感也经典;Calico强劲有力,多才多艺,反应快速。而Terry Baucom型号则完美融合了两种特点。Terry Baucom型号借鉴了两类定义了蓝草音乐的班卓琴类型的美妙设计。这种新的蓝草班卓之声,将定义新的美国音乐传统,征服更多的传统乐手。
 
作者:Barry Hunn
编译:达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