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木简爱——山地班卓琴

发布日期:2018-08-30
文:班卓中文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www.banjochina.com
 
认识班卓琴不久的朋友一定会为五弦班卓琴的种种华丽外表心醉神迷。现代优质班卓琴的制作工艺讲究,木材和金属两类材料并重,说高档琴接近工艺品也绝不足为过。不过这并不是班卓琴的全部。山地班卓琴(Mountain Banjo)就是一个“反其道而行的异类“。
 
要知道,19、20世纪之交时,当班卓琴在纽约、波士顿这些美国大城市方兴未艾,进入市民客厅成为一种时尚乐器时,它的价格也算不菲。邮寄商品目录中每期都不乏各类班卓琴的诱人广告,各种品牌、新款琴和新专利琴层出不穷,虽然是几美元一把,但在一百多年之前也算是“大件商品”了。而且随着制琴工艺不断提高和商业化驱使,班卓琴价格也一路走高,渐渐从“黑人民间乐器”成为一种都市人奢侈品味的象征。
 
然而,阿巴拉契亚山脉沿线各州的山区居民们可跟美国城市化的步子差了不少。他们生活简朴,收入颇低,大多是依靠自然资源过着相对自给自足的生活。再加上交通不便等等因素,不用说买到一把量产型班卓琴,就是邮寄商品目录可能都很难递到他们手中。不过,这些山区民众对音乐的追求其实更加纯粹。不是附庸风雅,只是借歌抒怀,他们对班卓琴的需求还是相当旺盛的。靠山吃山,有林有树,买不到买不起班卓琴也难不倒他们,自己做琴不就成了!
 

Frank Proffitt弹着山地班卓唱民歌

 
除了钉皮班卓和传统的葫芦班卓依然有人制作演奏,以民间音乐家Frank Proffitt用琴为代表的山地班卓琴型渐渐也奠定了自己的地位。
 
这种如今被称作是山地班卓的班卓琴在结构上特点鲜明。不同于普通班卓琴的木圈琴体构造——或整片蒸汽弯曲或多片拼接贴合,山地班卓的结构更像是个三明治。它的琴体多是由上下两片大开孔的木材中间夹住金属片蒙上皮组合而成,视觉效果非常扁平。它的琴颈上一般都没有品丝,琴弦旋钮或拉弦板也大多由原木削制而成,除了固定琴体木板的螺丝钉,它最大限度上减少了金属材料的比例。
 

山地班卓的基本结构

 
很多山地居民都是木工好手,DIY制作一把这样班卓琴对他们不在话下,足够的木头、一些钉子和兽皮,都是唾手可得的材料。山地班卓琴就因其成本低廉、制作简单而变成大多数山区音乐爱好者的首选。而且因为没有品丝,再加上不太用金属弦——用肠弦或尼龙弦,它的音色也很有特点很“民间”,只是木头和皮子的声音!
 
如今,依然有不少人痴迷于山地班卓琴。很多手工班卓琴工匠也都会制作这种琴,因为在Foxfire系列做工丛书就有山地班卓琴的制作方法。如果想体验大大不同于蓝草班卓琴的世界,一定要关注一下山地班卓琴,虽然样式不一定能第一时间符合你的审美,但它确实是更加接地气更有“木头味”的乐器。
 
 
手指畸形的John Peterson,当代山地班卓制琴的代表人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