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卓最高之9大理由!

文:班卓中文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www.banjochina.com
 
先说,我热爱所有的音乐形式。我也热爱一切乐器。
 
不过,我最对班卓情有独钟。流行文化中,对我们热爱的班卓的误读误解比比皆是。因此,为了给班卓正名,我想是时候陈述几点我热爱班卓的原因,说说班卓为何是世界上最棒的乐器,没有之一。

1. 班卓的声音独一无二
 
一切关于五弦班卓的讨论都要从它的声音开始。班卓是独一无二的。
 
说起班卓,你可能最先想到的就是指拨班卓发出的叮当铿锵之声。这便足矣。
 
仅就一把班卓而言,琴皮紧度、手的位置、琴弦类型、琴皮材质、琴桥、拉弦板、演奏技法、指甲长度、琴颈木材、琴圈构造,所有等等都潜在影响着它的声响。从活跃到诙谐,从阴暗到忧郁,一切都有可能。

2. 班卓从不循规蹈矩
 
跟随群体,这是一种生存本能。不管是狩猎还是群居,随大流让我们适得其所。在现代,和他人背道而驰虽不至于让人生命受到威胁,但人云亦云的策略总不会让你找到心中所属。
 
毫无疑问,我们人生中最棒的决定都是特立独行的,抗拒大众的引力,走向其他方向。做出非传统的抉择,比如拿起不那么一般化的班卓,更会让你的特立独行一马平川。你塑造的人生不与那些人生模具吻合,但也自有方圆。
 
班卓人之所以为班卓人,是因为他热爱班卓。不是因为别人玩班卓(或者吉他),不是因为家长想让你弹班卓(或者钢琴、小提琴),也不是因为弹班卓(或者吉他)能吸引异性。
 
玩班卓,因为平实、简单、真心。

3. 班卓不显山露水
 
曾几何时,准确地说“黑脸歌舞秀时代”,班卓有过辉煌。那时候班卓琴手的地位就像今天的摇滚吉他明星一样。
 
时过境迁,班卓不再是焦点乐器,而主要作为乐队配角。班卓独奏?偶有吧。现如今,班卓的主要任务是关注别人的演奏,默默地支撑音乐,让音乐更好听一点点。除非队友歇手,班卓乐手不大能肆无忌惮地飚琴。
 
即便在小提琴班卓合作的组合中,关系也是平等的。游戏的目标是协同,而不是竞争。

4. 班卓是动手达人的玩具
 
使用工具是人类的特征。我们都是工具能手。
 
我们喜欢拆东拆西,拆得一塌糊涂,弄清工作原理,替换部件,再看看效果。这就是人类理解世界的方法,也是人类产生奇思妙想的方式。班卓,更是如此。
 
不像弦乐器家族的其他脆弱成员——换根琴弦都恨不得需要专业资质,班卓是DIY精神的使者。自由改装充满无限可能,想搞砸都很难!
 
也就是说,只要敢想,新奇的改变总能带来无限的声音可能。

5. 班卓不招名不带利
 
玩音乐不是为了发家致富。
 
对于那些想凭音乐求财求名求关注的人,班卓实在是个不甚明智的选择。所以说,玩班卓的人都有一颗纯净的心。
 
没钱挣,不招眼,没姑娘崇拜,剩下的只是弹出好声音的渴望。

6. 班卓源于卑微
 
班卓的祖先在非洲。挖空的葫芦蒙上动物皮,插根木棒再绷上动物肠子撵的弦,就是它了。通过各种形式的革新和演进,班卓的传统延迟至今。
 
根本上讲,班卓的演奏无法可依。诚然,有些技术更胜一筹,一直流传下来。但用班卓演奏NB音乐的方式近乎于无穷。自己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演奏方法,本身就是班卓传统的一部分。
 
相比看看小提琴这种定义精确的乐器形式,再看看它的教学法——古典音乐的教条主义,必要的风格同一性。这也是一种音乐方式。
 
毫不奇怪,出身卑微的乐器更能吸引我们普通人。

7. 班卓充满被误解的魅力
 
关于班卓的误解很多。班卓在美国根基深厚,特别在美国南方,地区的历史和班卓的历史往往相互交织。在漫长的历史中,班卓对于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意义。
 
在流行文化中,班卓形象固化,往往现身于无知无礼的廉价玩笑中。但总是对人不对琴,毕竟,班卓是一个物件。想法、感情、故事,都存在于我们的想象。让班卓独自承受一切,并不公平。
 
更进一步讲,谁愿意花时间挖得更深,真正去了解班卓的全部故事,谁就会发现,班卓远远比流行文化中的形象更有趣一万倍,印象几乎能颠倒乾坤。
 
在这个以比特为计算单位,充斥着美拍快拍和100多字节推特的时代,花时间去了解某人某物听上去非常老土。但是,努力去试一下总会有收获。

8. 班卓就是一个完整的音乐体系
 
旋律,节奏。就像咸牛肉和卷心菜,一个都不能少。旋律和节奏,是音乐的两根门柱。
 
没有节奏地演奏曼陀铃,效果差得明显。没有旋律乐器支撑着一直打鼓,耳朵很快就会累。
 
但听听抓奏班卓,或者Old-Time指拨班卓,全有了。旋律和节奏,完美存在于一个共生系统中。一个完整的音乐体系!
 
班卓,真的就是鼓上长出了指板。

9. 班卓让你与悠久传统相通
 
光说美国,班卓就是很多音乐传统的核心,特别在商业音乐大行其道之前。
 
虽然第一个给葫芦蒙皮的非洲先人已不可考,但可以肯定的是,班卓已经有几个世纪的悠久传统。
 
更不必说,班卓的传统是跨大洲、跨文化的。纵观全球,班卓都是歌舞、庆典的乐器。回溯那个人人皆为音乐人的时代,表演者和观众不分你我,更不存在专业、业余之分。
 
数个世纪以来,或许近千年以来,班卓型可变声可变,传统代代相传不可变。
 
玩班卓,就让你与所有这些传统相通。你变成了这漫长时间链上的一环,是这个蓝色星球上的一个谦卑过客,无数旅人已去,更多后人将至。
 
有时候,体味渺小,感觉更好。
 
作者:Josh Turknett
编译:达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