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蓝草!班卓的世外桃源
捷克蓝草!班卓的世外桃源

即便是玩班卓的人也许都不知道,或者觉得匪夷所思,中欧的捷克共和国居然是蓝草音乐和班卓琴的一个“世外桃源”!
不仅仅是单纯的模仿,在捷克,从美国蓝草音乐吸收精华并转型的捷克蓝草音乐独具一格,俨然形成了一个地区个性鲜明的音乐文化景观。虽然仍是冠以“蓝草”之名,但捷克蓝草更多是外来文化和当地传统的嫁接融合,更称得上是”世界音乐”。
早在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时期,美国音乐和文化在那里就很有影响力。Tramping作为捷克的一种独特文化传统,主要就是捷克人在对美国西部开拓精神的向往下发起的一种结合了野营、户外探险的生活方式运动,意在回归自然。Tramping Music则是指其中的音乐元素,一种由捷克民歌和美式音乐等融合而成的音乐形式。

1940年代的Tramping Music歌本
蓝草音乐真正传入捷克,还是在“二战”之后。在前苏联“铁幕”控制之下,一些捷克人从传自德国慕尼黑的美军电台调频中收听到了当时最新的美国音乐,包括Johnny Cash、Jimmie Rodgers和Bill Monroe等艺人的乡村音乐。因为根本接触不到五弦班卓,一些捷克音乐人还试图在能在欧洲找到的Tenor四弦班卓和六弦吉他班卓上模仿演奏他们所听到的音乐风格。
1964年,云游世界的“共产主义音乐战士”Pete Seeger在捷克斯洛伐克文化部的安排下有机会在布拉格举办了演出。但当时Seeger并未受到捷克官方的热情欢迎,因为当权者们还怀疑他是“美帝渗透过来的文化间谍”,对演出慎之又慎,对演出的宣传和支持极为有限。但好在还有“内部人士”用有限的设备录制了演出珍贵的音频资料。时隔几年,当”披头士狂热“蔓延全球时,捷克官方才恍然大悟,发现当年的Pete Seeger才是社会主义文化的“真朋友”。

Pete Seeger在布拉格,1964
幸有珍贵录音流传下来
据说,捷克音乐人Marko Čermak就根据Seeger演出中的照片纯手工制作了全捷克的第一把五弦班卓琴,并组建了Greenhorns乐队开始表演。再加上诸如Rangers等初代捷克蓝草音乐人的传播,很多捷克人都喜欢上了班卓琴这件乐器。
总的来说,当时的捷克蓝草和美国蓝草是隔绝共存的。捷克人获取信息的渠道非常有限,充分学习美国蓝草和班卓演奏也就无从谈起。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事件反而帮了捷克蓝草爱好者的大忙。由于前苏联出兵捷克斯洛伐克阻止改革,很多捷克人冒险出逃流亡,而他们最终又使得更多的书籍、录音和音乐资料通过各种途径辗转流回捷克。在黑市上,Earl Scruggs、Pete Seeger等人的唱片和班卓琴教材奇货可居,大大满足了音乐人的胃口。令人惊讶的是,1972年,欧洲第一届也是历史最悠久的蓝草音乐节就在科皮德尔诺市(Kopidlno)开演了。
上世纪70、80年代,New Grass Revival的录音制品在捷克广泛传播,让蓝草音乐有如星火燎原。Poutníci乐队就将很多蓝草曲目改编为捷克语演唱的Tramping民歌,使得更多的捷克人痴迷上蓝草和班卓琴之声。1989年,“丝绒革命”又像是捷克蓝草音乐人的东风,上层建筑的松动让一些捷克人得到机会和美国音乐人相互切磋,让捷克蓝草更加回归蓝草音乐的源头。诸如Druhá Tráva之类的捷克乐队如今就成绩斐然。
Druhá Tráva乐队《Bugatti Step》
由于有着深厚的音乐根基和暗中高涨的音乐热情,捷克的蓝草乐器制造业发展也十分突出。像Jaroslav Prucha等班卓制琴师就是从无到有,凭借一己之力从厨房班卓琴小作坊发展成在国际上声誉斐然的班卓琴名牌企业,甚至在美国市场上都占有一席之地。

Prucha班卓
2014年,一部名为《Banjo Romantika》的纪录片问世,以影像和音乐记述了蓝草和班卓在捷克的故事。而最近,2017年秋,一本名为《捷克蓝草:来自欧洲心脏的笔记》(Czech Bluegrass: Notes from the Heart of Europe)的专著又特别研究了这一音乐文化现象,从历史、政治和文化等角度步步探寻。此书还有班卓大师Tony Trischka赠写前言,足见其内容非常有趣,值得班卓爱好者猎奇一读。

纪录片《Banjo Romantika》

《捷克蓝草:来自欧洲心脏的笔记》
所以,如果你去捷克旅游,说不定还会在小酒馆里偶遇技艺高超的班卓玩家呢!

捷克蓝草音乐节班卓玩家云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