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班卓老画看美国历史
从班卓老画看美国历史
发布日期:2018-10-30
班卓琴作为美国特色乐器,在整个美国历史中有着太多的故事。通过几幅最具代表性的包含有班卓琴的画作,我们就可以回看一下历史中的几个小片段。

《The Old Plantation》(旧式种植园)这幅画据信是18世纪晚期的水彩画作,反映的是南卡罗来纳州的种植园生活。据考证,作者本人John Rose是一位奴隶主,画中表现的可能是一个婚礼场景,也可能是一个西非式舞蹈场景。画面右侧有两位乐器演奏者,一人在敲击打击乐器,另一人则弹着比较原始的葫芦班卓琴,这也是美国绘画中最早出现的班卓型乐器。仔细看可以发现,这把琴只有四根弦,但是持续音弦在琴颈一侧已经画得非常明显。由此可见,18世纪末左右,经过加勒比地区非洲奴隶的传播输送和改造,比较成型的班卓琴已经在北美地区开始出现。目前,这幅画保存在艾比·奥尔德里奇·洛克菲勒民间艺术博物馆中。

油画《Negro Life at the South》(南方的黑人生活)中,Eastman Johnson描绘了19世纪中期美国华盛顿特区的非裔美国人生活,作于1859年,现存于纽约历史学会。画中主体建筑是一座残破的老屋,画面中间靠下是一个黑人在弹奏班卓琴——明显是一把钉皮班卓。不难看出,画中人物——男女老少基本都是黑人,肤色深浅不同而已。唯一的白人形象位于画面右下方,一位年轻女性,好似是被班卓琴声吸引而来。注意这幅画恰恰创作于美国内战爆发之前,所以南北双方对画的解读迥然不同:南方种植园主们觉得此画反映了奴隶们闲适的业余生活;而北方废奴主义者们则透过画中破败的街景,看出了“奴隶制的没落”。

现存于底特律艺术学院的油画《Defiance: Inviting a Shot Before Petersburg, Virginia》(反抗:弗吉尼亚彼得斯堡,讨一发子弹)由Winslow Homer创作于1864年。当时南北战争已接近尾声,弗吉尼亚州彼得斯堡,双方军队僵持不下,最后通过一场北方军不甚成功的地下大爆炸打破僵局。这幅画作就展现这一役中的一个小场景。可以看到,画面正中有一个跳上战壕向远方敌人挑衅“讨要子弹”的战士,而他右下方则有一位黑人班卓琴手,一边弹琴一边侧目。当时,南北双方军队随军都有乐手,小提琴手和班卓琴手在当时自然都是标配。不过有意思的是,后人对画中人物是属于北方联邦军,还是南方邦联军,还一直争论不休。

《The Banjo Lesson》(班卓课)是Mary Cassatt在1893年左右的凹版画作品,现存于布鲁克林博物馆中。画面中前方,一位蓝裙女士正在弹着班卓琴,身后有一位红裙女士则倚靠着她,正在认真观看演奏,好像是在学习班卓琴的技法。Cassatt以印象主义画风著称,主题多围绕着当时“新女性”的社会和个人生活场景。在这幅画正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班卓琴在城市生活中的地位,已然登堂入室。当时,班卓琴已经不再是美国黑人把玩的“低级乐器”,而被乐器制造厂商和活页乐谱出版商合力改造成适合城市白人的时尚乐器,甚至还可以用来演奏古典音乐!这一时期也是班卓琴发展创新的关键,无数制琴专利诞生。
文:达旦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分享到: